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人人都需要培養鍛鍊的策略洞察力


產品經理不可或缺的關鍵力之五 “策略洞察力”





2012年暑假被公司調派到台北,了解亞太地區尢其是臺灣分公司的經營狀況,市場競爭的優劣勢及規劃評估可行性的選擇方案和投資報酬率。老闆也派了他以前在BCG的得力助手Daniel 來協助,做策略性的建議。
那一整個禮拜,好像又被拉回商學院的策略分析課的期末報告準備,但這一次是在戰火連天中,実戰策略理論的精髓和技巧。而Daniel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像學長一樣不斷地提醒我專業経理人及產品経理一定要培養的獨特「策略洞察力」(Strategic Insight):

策略洞察力 = 速度 + 3 視角
速度 = 熟悉各種商業模式架構 / 假想檢驗
3 視角= 廣角+顯微+變形

「速度」如何養成
傑出的管理顧問會把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儲存在腦中,在檢視問題時,能有效率地建立適當的策略與假説,驗證所建議的商業模式。
策略課裡,常用來討論的商業模式 :

顧客
成本
結構
競爭
組織
區隔化(Segmentation)
規模曲線(Economic of Scale)
事業解構(Deconstruction)
先行者優勢
(First Mover Advantage)
時基競爭
(Time-based Competition)
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
経驗曲線(Experience of Scale)
競爭優勢矩陣 (Advantage Matrix)
先癹制人(Preemptive Attack)
組織學習
(Organization Learning)
忠誠度
(Loyalty)
固定成本
(Fixed Cost)
變動成本
(Variable Cost)
V型曲線
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品牌
(Brand)
source : The BCG Way

舉例來說 :
Apple : 品牌 + 客戶忠誠度
聯發科:規模曲線 + 経驗曲線
Amazon 和 1-Click Buying : 先行者優勢 + 先癹制人


「視角」的運用



「視角」就像是相機的鏡頭有廣角 (Zoom out),顯微 (Zoom in) 和 變形三種應用
廣角鏡 擴大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探索是否有額外的「White Space」擴張價值鏈。舉例來說一個線上影音服務,想觸及到更多的消費者,並不是只能跟電信商合作作加值服務,也可以跟外賣,遊覽車業者,旅館業,婚友社合作。如果在產業價值鍊上擴充,就會考慮作上下游整合 - 自制片,整合線下通路等等。
顯微鏡 聚焦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化身為使用者,深入思考是什麼樣的客戶會買我們的服務或產品,為什麼買,在那裡買,怎麼用,什麼地方是核心使用者最痛的點。如何飛鵬社長提过的「親身感受使用者的不足和體會他們的不滿,就是商機的所在」。
變形鏡 讓思考跳脫傳統可以使我們勇於不同,也可以嚐試反其道而行。舉例來說一般的線上或線下讀書會,是由講者先選好書,再做知識精華分享。反向思考的話就會提問 : 為什麼不保留一部分書籍的選擇由用戶投票來決定?或鼓勵用戶累計觀後心得獎勵奌數,試用拍賣會的方式來點讀眾望所歸的書呢?結合鼓勵使用者互動及參與的遊戲机制,有可能更提高主客群的黏性及成就感。


人人都要培養鍛鍊策略洞察力



策略洞察力不是搞商業或產品的人才需要培養的能力。隨著科技的進步,全球化的普及,不止是企業,個人都面臨許多機會和挑戰。創業時要先採取什麼視角切入 ? 轉職時要選擇什麼公司,什麼國家地點 ? 理財投資時,要保守或冒險躍進 ? 甚至在交往對象時,也可以應用策略洞察力來評估你的機會成本及未來的投資報酬率哦!
讓我們一起培養鍛練及活用自我獨特的洞察力,永保競爭優勢。

相關參考書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

ㄧ堂【一談就贏:MTa工作坊】帶給我的職場團隊合作和領導的「心」啟示

每天都發生的事, 反而習以為常的在原地踏步 自己的工作其實一直都是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 , 從小工程師時的軟體開發 , 到成為客戶的技術方案顧問及後來產品經理及總監 , 解決問題 , 團隊溝通及協作幾乎就像每天吃飯和睡覺一様必作的事。但就是因為每天吃飯和睡覺都會...

最受歡迎的文章